在克服信息堆积的过程中想到一个实验方法:碎片流(姑且这么叫吧)。
初期的版本希望实现:1. 将自己阅读采集到的信息收集整理并标注感想。2. 尝试弄明白日常生活中闪过的好奇点。
虽然有一种把博客当周报来写的感觉,但也勉强算是一种练习表达的尝试吧。同时也不失为一种跟朋友分享信息的方法(吗?)
无用知识
- 桥本病:最近几年身边越来越多的女性确诊桥本病,但都普遍没有任何症状,似乎也没有专门的治疗方法,医生给到的建议是:保持心情舒畅。
有趣产品
- public.me:这个开发者的风格一看就是出自 montaigne 开发者的手笔。这个来自🇺🇦的开发者擅长基于 apple 现有的产品(或者 API?)开发一种极简主义的博客实践,用他的话说叫 microblog。
一些分享
-
谷歌研究科学家意外离世,两月前留下绝笔:从事大模型研究让我深陷抑郁症:Felix Hill 的遗书令人心碎,AI时代的大公司开局就像极了科幻电影里的 Evil Corp,技术终究逃不过资本主义,在机器人没有大面积出现之前,人类已经逐渐变得不像人类了吗?
-
一个存钱买NS的普通女孩,卷入了不可战胜的抽象互联网黑泥:在事情没有再一次扭曲之前,我差一点相信互联网能容得下至少一个小奈。直到看到这篇文章,trigger 了我以往见证过一次又一次的对弱势人群的恶意,那些曾经被”过度关心“到被迫自证的年轻的癌症博主们好多已经不在人世了,然而网络上还散落着讨伐他们的文字……引用一下笔者的原话吧:“你亲眼见证了互联网乌托邦的土崩瓦解。你眼中互联网已不存温柔。“
-
深度|95后百亿美金独角兽华裔创始人:AI效果类似核武器;合成数据低于预期,混合数据或是答案:“未来可能会有两种处理方式:就像有“人类的互联网”和“Agent的互联网”,也会有“人类的流程”和“Agent的流程”。那些需要高意图、非常昂贵或以某种方式特别的事情,将只限于由人类来处理。而更多的事务性工作可以交给Agent来大规模处理。“
-
机核创始人:现在遇到所有问题都是钱从哪来?:意外看到这篇机核的故事,我们好像又可以相信内容和社群的力量了,是吗?
-
兼职养家的编剧们,教出了最会说情话的AI男友:《Her》、She、They